一只包子的进化史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“中国国家地理”
包子的魅力有多大?
梁实秋在《雅舍谈吃》《汤包》一文中
用一个故事做了很好的解读:
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
才出笼的
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
因为包子咬破
汤汁外溢
流到手掌上
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
这种诞生了近2000年的吃食
直到今日依然占据着中国饕客的心
西
晋
包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
当时的文学家束皙在《饼赋》中这样写到:
于时享宴,则曼头宜设
这里的“曼头”就是“馒头”
也就是现在的包子
根据现存的实物资料
中国人在西汉初期发明了磨
石磨发明后中国小麦主产区(黄河流域为主)的人们才开始吃面食
也就是《饼赋》中的饼
不过当时的“饼”并非今天意义上的饼
而是所有面食统称为饼
如面条被称为“汤饼”
未经发酵的蒸饼被称为笼饼
它可谓包子的前身
包子的面皮是将面发酵后再蒸熟的
所以不但松软适口
而且易于消化
青海喇家遗址发现的古代“面条”,这就是古代人口中的“汤饼”。
蜀
汉
不过关于包子起源更流行的说法
源自宋代高承编撰的《事物纪原》:
诸葛亮南征,取面画人头祭之
相传蜀汉建兴三年(225年)秋天
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后班师回朝
蜀国大军行到泸水时
由于天气恶劣军队无法渡河
诸葛亮被告知必须祭祀战死于此的士兵才可渡水
但听闻祭品需要49颗人头
诸葛亮不愿平白无故增加49条冤魂
经苦思冥想想出用一种物品替代人头:
他命士兵杀牛宰羊
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
在外面包上面粉
成人头模样
入笼屉蒸熟
用此祭祀后泸水天气转晴
诸葛亮率大军顺利渡了过去
由于是在蜀国西南蛮荒之地
这种祭品被称作“蛮首”
鉴于诸葛亮在发明包子中做出了巨大贡献,后被奉为面塑行、馒头和包子的祖师爷了。
这种风俗后从蜀国传到全国各地
由于“首”“ 头”同义
“蛮首”被称作“蛮头”
北方人发现蛮头蒸熟后的表皮很有光泽
光泽在古汉语中为“曼泽”
北方人就将“蛮”字改成了“曼”字
后因汉字中与吃食相关的字都带有“食”字旁
曼头就渐渐称为“馒头”了
唐
宋
到了唐宋年间
馒头逐渐成为殷富人家的主食
不但中原汉族喜欢食用
辽国契丹贵族也将其视为美馔
文物考古中发现的一座辽墓壁画上
有侍女端着一盘馒头送给主人进餐
可见馒头也已成为契丹族家庭的膳食珍品
湖北襄阳宋墓出土壁画,画上描绘了厨房中包包子、蒸包子的情景。
南
宋
“包子”的称呼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?
吴自牧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《梦粱录》中的“酒肆”记载
在包子酒店内专卖灌浆馒头、薄皮春茧包子、虾肉包子等
“荤素从食店”则载有笋肉包儿、蟹肉包儿等
这里称呼的“包儿”应该就是方言中的“包子”了
这时包子的馅料已经非常丰富了
不过依旧是馒头、包子不做具体划分的
据说就在同时
没有馅儿的馒头出现了
它的出现与北方连年战乱
人们无心饲养牲畜有关
由于缺少生肉
店家就做出无馅儿的实心儿馒头了
而殷实的南方则保留了有馅儿的馒头
这可能就是至今江浙一带仍将包子称为馒头的缘故吧
由于战争时期人们无心养牲畜,没了馅的来源,才诞生了实心的馒头。图片来自123rf.com.cn
元
朝
到了元朝
北宋诗人林逋(bū)的后代林净因
随曾在中国学佛的龙山德见东渡日本
并居住在奈良
由于日本僧人需要戒荤
林净因就制作出了一种符合当地人口味的豆馅儿馒头
很快这种馒头就被传入宫中
天皇吃后非常满意
还赐给林净因一位宫女做妻子
后来日本人在奈良的汉国神社中建了一座“林神社”
每年4月19日还会在这里举行馒头祭
用以纪念林净因
日本奈良汉国神社中“林神社”的馒头祭。
清
朝
到了清代
馒头和包子终于有了明确的区分
汇编掌故遗闻的《清稗类钞》中记载:
馒头,一曰馒首
屑面发酵,蒸熟隆起成圆形者
无馅,食时必以肴佐之
南方之所谓馒头者
亦屑面发酵蒸熟,隆起成圆形
然实为包子
包子者,宋已有之
从此包子的界限终于分明了。图片来自123rf.com.cn
如今
北方和南方仍保留着对包子的不同叫法
而且南北方包子的馅料与口味也有差别
这与南北方人的性格特征与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
北方人性格粗犷好爽
饮食崇尚味道浓烈、菜量大
在包子馅料的选择上更为粗犷
胡萝卜、海带、粉丝、鸡蛋、茄子、豆干、酸菜均可入馅
口感或酥烂或生脆
在分量上
制作者尽可能将更多馅料塞进面皮
使包子成为北方人性价比极高的早餐选择
东北人喜欢吃酸菜馅包子,东北酸菜以大白菜腌制而成,富含乳酸菌、维生素C、氨基酸、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。
相比而言南方人细腻温和
崇尚清淡、量小的饮食习惯
做包子似乎会遵守一套基本流程
如肉包要配小葱和姜汁
还要加少许白糖和酱油提鲜
在分量上
南方包子似乎不太重视饱腹感
而更追求精细的制作水准:
如多汁彰显制作者的用心
皮薄却不漏汁显示制作技艺高超
在口感上就要特别注意了
一定要趁热食用
一旦晾凉
凝结的肥油就会让鲜香味大打折扣了
小巧精致的南方包子、小点心。图片来自123rf.com.cn
饥饿分割线
讲了半天不能只说理论
必须展示一下南北方特色又好吃的包子
(如果在饥饿中请谨慎下滑)
01
开封小笼灌汤包
提起灌汤包、小笼包
你可能会想到上海的南翔小笼或无锡小笼
但其实开封小笼灌汤包才是小笼包的鼻祖
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北宋时期
那时的开封小笼灌汤包
将北方人吃面、吃肉、吃汤的饮食习惯合而为一
这种包子当时被称为灌浆馒头
是地道的皇家美食
如今它的外形被形容为“提起像灯笼,放下像菊花”
而且早已成为大众吃食
如果有机会吃到正宗的开封小笼灌汤包
一定要记住当地人的顺口溜:
先开窗,后喝汤,再满口香
这才算吃得专业呢
开封小笼灌汤包历史悠久,1997年,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首届全国“中华名小吃”。
02
无锡小笼馒头
上面提到的无锡小笼又称小笼馒头
它创于清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
和开封小笼一样
无锡小笼同样肉香汁多
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无锡小笼要甜得多
无锡人嗜甜与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
无锡地处亚洲大陆中纬度位置又临近海洋
春夏两季人体往往感到闷热、排汗量大
加上日照时间比较长
人体水分的蒸发量加大
伴随水分代谢能量大量损失
冬季潮湿的空气和雨水会增加寒冷感
为维持正常体温就需要补充能量
而糖类正是人体最重要和直接的能量来源
在一日三餐中摄入适量糖分就成了无锡人的自然选择
不过为了迎合外地人的口味
一些店铺减少了小笼包馅料中糖的用量
吃无锡小笼包的口诀是:轻轻提,慢慢移,先开窗,后喝汤。而且蘸料最好是玫瑰香醋配嫩姜丝。
03
天津石头门坎素包子
其实天津有比狗不理更有特色的包子
它就是真素园石头门坎的素包子
天津人爱吃包子与当地漕运文化有关:
包子有面有菜而且携带方便
深受船工喜爱
以前天津雨水大、水患严重
紧邻海河的娘娘宫首当其冲
而开在这附近的真素园为了防水
便在店门口加了一道高高的石头门坎
成了这家店的标志
石头门坎包子的馅料有19种之多
有木耳、口蘑、香干、面筋等
还要以香油、麻酱、豆腐乳等调味
味道鲜美浓郁更胜肉包
据说“石头门坎”名字的来历与慈禧有关。当年她称“这家的素包味道真好,比御膳房的菜还好吃”’,而且迈过店门口的石头门槛似乎也迈过了心里的“坎”,就赐了“石头门坎”这个名字。
04
上海生煎馒头
生煎馒头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
到过上海的人对它一定不陌生
早年间生煎是茶楼、老虎灶的兼营品种
后来生煎成了“街头小吃”
并逐渐有了生煎专卖店
对生煎稍有研究人的还会知道
上海生煎分清水派和浑水派
清水派讲究的是发面
皮厚薄适中
收口朝上
肉馅绝不添加肉皮冻
肉汁全靠肉馅天然产生的汁水
浑水派则讲究兼容并蓄
皮较薄
收口朝下
一般调馅时会加入肉皮冻
胜在汁水丰富
在老饕眼中,传统生煎不论清水浑水,外形上应始终饱满,那些瘪塌塌的实在配不上生煎这个名号。图片来自123rf.com.cn
05
广东叉烧包
选用肥瘦适中的叉烧做馅料
蒸熟后顶部稍稍开裂的叉烧包
是广东最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
也是粤式早茶四大天王(虾饺、干蒸烧卖、叉烧包和蛋挞)之一
广式烧腊历史悠久
据传唐朝以前
这里的人们便在京都腊味基础上创制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腊味
叉烧便是其中翘楚
它的腌料非常丰富
后经不同厨师的改良
使得每家店做出的味道都不尽相同
叉烧包相比叉烧的美味之处就在于:
面皮化解了叉烧的油腻
而叉烧被加热后的汁水又会渗入面皮
增加了面皮丰富的口感
传统叉烧包的标准要求是:高身雀笼型,大肚收笃,爆口而仅微微露馅。图片来自123rf.com.cn
06
新疆烤包子
以前这里的牧民出外放羊、打猎
都自带馕、水、刀、面粉等
由于很长时间不回家
需要自己在野外做吃的
据说最早的烤包子就诞生在野外
后来才放到馕坑里烤
如果你在新疆点餐时要“羊肉烤包子”
那一定瞬间被判定为外地人
因为正宗的新疆烤包子就是羊肉馅的
它的皮是死面的
四边折成直角
馅主要是羊后腿肉、羊油、皮牙子(洋葱)和孜然粉
包好的生包子被贴在馕坑里
十几分钟就烤得皮色黄亮
入口时皮脆肉嫩、肥而不腻
羊肉和皮牙子的完美搭配,确保了新疆烤包子鲜美的味道,也使烤包子营养搭配更加均衡。
话题
上面的六种包子你吃过几种?
或者你还有更好的推荐?
我们留言区见
- END -
撰文、编辑/Jackie
别错过